首页 > 娱乐 > 影视 > 少儿版白蛇传刷屏 勾起经典回忆背后问题引人深思【组图】

少儿版白蛇传刷屏 勾起经典回忆背后问题引人深思【组图】

2016-10-12 13:48:00 来源:

少儿版白蛇传刷屏,豆瓣评分居然有9.2分!想必大家对赵雅芝版本的《白蛇传》印象很深,而近日,一部少儿版的《白蛇传》走进了大家的视线,在朋友圈刷屏。少儿版白蛇传刷屏的背后有哪些故事呢?

一段小孩子演绎的《白蛇传》视频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也让大家对这群八九岁小孩的神演技点赞。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这段视频出自湖南电视剧频道儿童真人秀《小戏骨》,节目的演员全是一群七八岁的小孩,在此之前,这档栏目翻拍了《焦裕禄》、《刘三姐》《补锅》《洪湖赤卫队》等,但都不及《白蛇传》的刷屏级反响。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了《白蛇传》的导演陆剑美和制片人潘礼平,详解这段80多分钟的儿童版《白蛇传》台前幕后。“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24年前,“出生”于成都青城山的《新白娘子传奇》开播,一下就成为经典。播出以来,一直成为各大卫视及地面频道节假日重点推出的剧目,长盛不衰。

在一向苛刻的豆瓣上,网友也给出了9.2分的高分,甚至超过老版《新白》9.0分的评分。不少网友自发安利,为这群颜值高、演技好,唱得了黄梅戏演得了哭戏打戏的小朋友点赞,网友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称“在屏幕到处充斥‘小鲜肉’的僵尸脸、死鱼眼的演技中,突然发现一股幼稚却又成熟的清流在流淌,好像一下子就流进了心里面。”“对经典的神还原,美翻了的白素贞看到的都是赵雅芝的影子,非常到位……”。

少儿版白蛇传刷屏 豆瓣评分居然这么高

事实上,这部广受赞誉的《白蛇传》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剧,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这是湖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栏目《小戏骨》出品的作品,该栏目2015年12月首播,采用小孩子“演经典、学经典”的节目模式,所有演员都是6—12岁的少年儿童,已经播出了《刘三姐》、《白毛女》、《补锅》等作品。《白蛇传》全片仅有80多分钟,在今年10月2日播出,抓取了原剧《新白》50集中的精髓,如白娘子与许仙的前世恩情、同船渡河对唱等经典片段。

对今天的时代而已,萌无疑是一种终极语法。94版《新白娘子传奇》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后来者无法超越赵雅芝在世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白娘子形象,她符合中国人对古典式的优雅的所有想象,任凭日后再美若天仙的女星都无出其右。唯一可以超越这一先入为主的视觉伦理的只有小演员的萌。

从一个社会的“儿童化”或“萌化”来看,它建构的都是一个纯真的、无害的、需要被过度保护的儿童形象。儿童本身是一个社会历史的发明,而对儿童纯真性的强调更是社会的历史的。在今天,当我们在说儿童纯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其实是在和一些看似文明、先进的保守观念为盟。不论你在性少数议题、情欲等问题上持多么开放多元包容的观点,但当这些问题涉及到儿童时,你的这些开放多元包容甚至是激进的姿态都可能瞬间失效。儿童的纯真之于我们,类似一个飞地,在一个看似日益开放多元的社会,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把那些保守的观念安放、埋葬在这样一块纯真的飞地。

台湾学者宁应斌在分析台湾社会的“儿童化”的文章里特别批判了这种对于儿童的“极端保护观”。在这种“极端保护观”看来,儿童保护需要上升为整个社会的最高原则,社会需要不计一切代价保护儿童不受到任何伤害。譬如他提到台湾专门出台法令规定12岁以下儿童不能单独放爆竹,须由父母、监护人陪同才能玩。

在宁应斌看来:极端保护观幻想着为儿童打造一个全然无菌的、真空的温室。这样的绝对保护对儿童的成长并非有利,因为这势必会扭曲世界的真相,脱离了现实,很可能早就不食人间烟火、不适应现实环境的娇贵儿童主体。

同时,更重要的是,宁应斌注意到这种对于儿童的极端保护已经延伸至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治理逻辑。波兹曼或许没有意识到,他所积极捍卫的那个需要和成年人划清界线的童年本身是高度白人中产阶级式的。波兹曼想象中的儿童是典型的有教养的、禁欲的、温和可爱的中产家庭的孩子形象,是与那些游离在主流规范之外的问题儿童相隔离的。以保护儿童为名,我们需要清除净化一切可能有损于这样一个主流的中产阶级家庭儿童成长的社会力量。而这本质上是一种阶级治理。

相比少儿版白蛇传引发的对于儿童成人化的忧虑,更不易觉察也更少得到探讨的或许是这些掩盖在“保卫纯真”背后的意识形态幻术吧。

单品搭配 技巧搭配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撤稿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