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40年了,但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伤害和记忆却难以遗忘。当年地震的幸存者如今过得怎么样,他们又如何讲述现在的生活,唐山大地震那时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这些孩子看到了一线曙光。
1977年11月,13岁的韩丽萍和许多同龄人陆续走进工厂的大门,眼前一片废墟,厂区里随处可见老工人带领少年工人忙碌的身影。工厂还给孩子们安了家,老师傅们帮着运家具,拉劈柴。韩丽萍告诉中新社记者,“师傅像我们的父母,洗衣、做饭、谈心,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
韩丽萍是带着工资、全脱产上的学。“厂里对我们非常照顾,建食堂,买书本,提供餐补,有时还发肉发鱼,各种福利待遇和其他职工是一样的。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我们的生活条件算是‘优越’了。”韩丽萍回忆。
一个特殊的时期,一个特殊的群体,享受着特殊的政策。韩丽萍自豪地评价着他们这个群体:乐观、敬业、有出息。当年,韩丽萍在学校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后来又考上中专。“在那个时代,这也算高学历了。”韩丽萍笑称。
据了解,在唐山大地震15周年的时候,工厂曾针对孤儿的成长成材情况做过统计。当时,已有68名孤儿获大专文凭,26名孤儿入党,30名孤儿当上班组长。
如今,当年这些顶工进厂的孩子有的在工厂的抚养下展翅高飞,考上博士,出国留学;有的留守下来,成为工厂高管、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成为新唐山的建设者和见证者。
张东义今年54岁,进厂近40年,现在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厂技术指导,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是享受国务院特种津贴待遇的高级蓝领。谈起自己参与制造的高速动车组飞驰在中国的高铁线上时,张东义两眼直冒光。“当年,我先跟着师傅学了两年,感到知识不够,又回到学校带着工资继续上学。”
曾经,一位老板看中张东义的技术,开出高薪。“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但是家里再难,我也不能离开。”张东义称,地震浩劫中,是工厂给了他希望,培养了他,才有了今天,这里就是他的家。
说起5天后唐山大地震的祭日,张东义还是会伤感:“父母希望我们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做到了。我想,这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重生之后的唐山人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坚守。
韩丽萍和当年一起进厂的同学们,商量着准备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时聚会。他们常在微信群里“晒”各自的幸福生活,聊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地震。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23秒内,百年唐山被夷为平地,242769人丧生,164851人伤残……回溯40年前的震恸,为追索灾难引燃的人性之光,为刻写我们的家国记忆,为夯实全民族的责任与担当,为不负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
她,曾如此夺目
她,历史悠久,早在4万年前就有人类劳作生息,滦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选择在此驻跸,由此得名唐山。
她,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在1976年地震前已经超过了150万,是河北省域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
1956年,唐山西山路小学校园
1962年, 唐山图书馆
1970年代,唐山新市区百货商店
1972年的唐山火车站,中国第一个火车站,建于1882年
1976年,唐山机车车辆工厂,生产东风5型内燃机车
她,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素有“北方瓷都”之称。地震前,唐山年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百分之一,是中国十大工业城市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这里的人们,也因丰厚的工业文明而安居乐业。
1970年代,地震前唐山普通家庭的一角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史铁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天气怪异般的炎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终于抵不住困意沉沉睡去。凌晨3时的唐山,似乎一切都和往日一样,夜阑人寂……
1976年7月28日当天的日历
杨玉芳,现年66岁,原唐山开平化工厂工人。在他的印象中,地震前日唐山异常闷热。如果一切顺利,他将在第二天与亲戚介绍的女孩相亲。当天夜里入睡前,他还展望了一下未来——或许那个姑娘还和自己一见钟情呢。
被震得面目全非的楼房
赵金华,现年57岁,原唐山市木材公司工人。地震之前,令他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背着父母和奶奶,睡前问爷爷要了一支烟抽。在半睡半醒之间,他就听见爷爷说了一句——“坏了,打仗了吧!”紧跟着,房子塌了下来。而那支烟,也是他最后一次抽爷爷的香烟。
大地震后,唐山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