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场头排客的面孔每一季都面临重新洗牌,但似乎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参与到这场无声的角逐之中,因为这里往往集中了世界上最密集的闪光灯,而现在俨然成了中国大小明星出名的重要途径。有项统计显示近3年来每季四大时装周国内大小明星参加的人数比国内媒体记者还多。
时尚圈的人们正在为“时尚马拉松”的最后赛段努力奔跑着。纽约,伦敦,米兰,正当我已经疲劳到只有打鸡血才能使我重新振作的时候,时装周最后一站巴黎也快结束了。这个时尚马戏团必定也筋疲力尽了,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大家都已累成狗。
除了忙碌的秀场时间表和在秀场结束后例行公事地拉扯家常,还有不间断的更衣打扮、为秀场制造噱头、互相称赞的甜言蜜语和拍马屁、争先恐后抢夺曝光率,还有假装高涨的热情。这是人生仅有的机会,就拿我朋友作为例子来说,职业生涯,个人名誉和收入前景都由时装周来定夺。
可怜的光着腿的模特姑娘们知道,所有女人都想要长瘦腿型的保暖裤袜和好吃馅饼,但不幸的是今年流行守则规定必须光腿穿秋冬季大衣。
然而世界上尚存凡人。一个朋友最近给我看了一个英国设计师的系列。秀场上,模特们都挺着胸、顶着油腻的头发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上T台,她们穿着70年代电影《Carry On》中主妇式透视睡衣。这种睡衣通常使送牛奶的工人们感到脸红心跳。但荧光色的透视睡衣除外。“一时间很难以让人接受,但也很有趣。”我的朋友轻声说。“我喜欢这种令家居服乱闯时尚圈的设计。”
我的条件反射是哄堂大笑,这也是我缺乏成为时尚大咖基因的原因。我仍然是20年前通过光鲜亮丽的时尚杂志了解时尚的那个我,仍然是那个常常因尝试将拍摄大片用的比基尼寄到布基纳法索或玻利维亚而陷入与海关官员的争吵当中的那个我。这个愚笨的世界需要假正经的人,但很明显我并不是合适的人选。
强忍着不笑是时装周疲惫的关键原因。试想象,你有机会坐在你闺蜜设计师时装秀的前排之中。你和闺蜜的关系可好了,他或她为了回报你的赏面出席,将你的座位调到最前面和FKA Twigs、Benny Cumbersnatch和Cara Delevingne挨着坐,你说这等画面是不是比天堂还美妙。
你只要乖乖地坐在名流旁边,可能是Florence Huntington-Whiteley或Hadid姐妹花或Donatella Versace或超模Irina Shayk,就能马上在Instagram上涨粉1万个,并获得类似“天呐,前排的鲜肉美女!”的留言。其实你巴不得掐着Bendy Cumberband的脸并告诉他你有多爱他。但你不能这么做,因为在时尚圈,保持镇定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
你静静地坐在那里,谁也不搭理,刻意展现出一副冷酷之中又带有热切期待设计师闺蜜惊天杰作的表情。时装秀的序幕拉开,音乐响起。可是音乐难听极了,定音鼓的敲击声令人心烦不安,你多么希望来之前把头痛药放在了Burberry手抓包里。第一个模特登场了,她穿着一件泥土色和深绿色混杂的千层麻布袋走到T台上。她象征着一只愤怒的幼虫,或者是一个先被放飞然后降落在人群中的神奇灯笼。
第二个模特穿服装和第一套类似,像幼虫的罩衫,只不过更宽松并长及脚踝,模特的鼻子也被挡住了。她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女人,而像一个四四方方的流动厕所。她左边眉毛旁边有一个闪闪发光、橙色的钩状物体,虽然看起来像是头上挂着一块橙色的冰糕,但这也许会在接下来两年里成为最流行的东西。
此刻,那些凡人和非时尚狂热分子在偷偷地笑。其实你也在偷偷地笑,只不过是以类似放无声屁的方式在笑,你偷偷地在心中讥笑这些滑稽的作品。忍住不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不能停止想象这些穿得像虫子的女人带着身后一帮孩子在位于Skelmersdale 地区的Concourse Shopping Centre中来回走动,并向身后的孩子们扔去喂食的甜甜圈。
然而真正的时尚大咖拥有一双洞察时尚的眼睛,他们完全能够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什么。他们知道虫子似的服装和那个橙色冰糕如何变成千万英国女性通过手机下单洗劫ASOS库存的目标,并使这奇装异服充斥在Instagram的世界里。还有,真正的时尚大咖能够在秀后的一片混乱中一眼认出设计师来,并走到他身边说“你真是个天才!”,甚至多加一句“你的设计可穿度太高了!”真正的时尚大咖绝不会说普通老百姓说的话,“你没病吧?我以为模特们会穿正常的衣服,但她们看起来像是《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里的一群疯子啊。”
我的时尚大咖朋友们,我向你们致敬。是你们令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妙多彩、丰富多姿,也令这个世界变得更加荒谬可笑。在任何人评论你之前,他们真的应该尝试穿上Erdem蕾丝裙和牛津鞋走上一英里。
另外,时装周越来越成为社交媒体的狂欢,时尚品牌被科技的潮水推向网络,而时装周也越来越失去其传统价值。纽约时尚品牌数字研究智库L2 创始人Scott Galloway 表示时装周的传统价值正在“蒸发”,沦为一场“自我狂欢”,没有任何回报。
直到70年代末,时装秀还属于业内新品发布会,无意吸引普罗大众的注意力。那时的时装周是,设计师展示他们最新作品,面向百货商场买家,几个编辑和若干名私人顾客。那时候,时装秀定时定点,没有持续一周盛会的概念,也没有锦上添花的前排大明星。
设计师Oscar de la Renta 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现在做一些大秀纯属浪费,“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大手笔的秀了”。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之前,普通消费者需要等待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秀场图片和视频,而见到服装的时间则更长。而现在,通过社交媒体,你基本可以同步看到参加时装周的编辑、买手们发出的图片,很多品牌甚至推出了秀场服装即时销售和预售的服务,这一切都是社交媒体带来的改变。
走秀逐渐失去意义。只能赚得少数眼球,已无法产生大规模的影响。大多数设计师也不具有突破常规、重新定义的眼界。时装秀应该注重时装本身的辨识度,但却将展示形式的独特性置于其后,这不仅是这个行业的硬伤,也是设计师的软肋。时装周几十年了其实什么都没变,一切都被巨头垄断压制,新的设计师依然没有什么机会。
正如我们看到的更多细节那样,时装周正变得越来越同质化,时尚编辑们对相似的走秀也感到厌倦,千篇一律的报道标题都是:”太美了!美哭了!怎么可以这样美!房子车子可以不要但要买一件!”,另外广告大片中的模特们看起来也完美到不真实,其实消费者真正希望看到是:可以出现很难被像ZARA等快时尚品牌复制的个性化定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