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唱家金波等艺术家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慰问
中华志愿者杂志(记者:许顺喜 王新)志愿者能否成为我们的全民偶像?这不仅是一个疑问,更是人们心中所盼。当历史的印记定格在为中华之崛起的革命年代,英雄是我们的偶像。他们不仅用鲜血和死亡使其精神永生,他们还指引我们向前,凝结、奋发。
当毛泽东解放全中国之后,生产建设开始恢复,我们看见了雷锋在助人为乐、王进喜用身体在抵抗井喷、焦裕禄为民生累死等等神话般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也是属于特定时代的偶像。尽管他们属于特定时代官方造神运动的产物,但其精神价值并不可磨灭,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形态不仅影响着当时的每一个人,更加影响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然而历史是不断发展向前的,时代背景也成为了这代偶像生与死的主导。当新的时期到来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影响开始改变,自然也需要新的偶像。那么这个新的偶像究竟应该属于哪个群体?哪个行业?估计有很多人无法给予准确的定位和答案!当大家在渺茫的浩瀚中寻求这个答案时,新时代志愿者群体弥补这个空白。虽然,仍有不同的声音对志愿者群体有着这样那样的质疑,但这个不同时代的行业显然已经悄然诞生。
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建设登上了政治舞台,改革开放划时代的将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也将人们的诉求从政治转移到了经济。正因如此,我们才在同一个80年代拥有了张海迪、赖宁等历史沿革的精神偶像和靡靡之音的邓丽君等文化偶像。此时,文化渐近多元,官方的造神运动也开始减少。以90年代作为分水岭,我们不难发现,官方人工树立偶像的成功案例已经很少,更多时候变成了只在党员层面进行的宣传和学习。除去大众对此的看法外,此时的官方也认识到强加的说教已经很难获得尊重和教育意义。
文化的多元是时代的进步,这让我们每人心中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偶像,但正如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般,也让我们整个社会缺失了一个正真的精神偶像。21世纪之后,精神偶像的缺失更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阵痛。因此,我们开始渴求偶像,渴求一个能在精神层面给我们以指路明灯的偶像。正是因为这种渴求,正是因为时代的这种需要,我们才开始出现了偶像的迷茫。
当政治偶像一去不返、商业偶像相继落马、文化偶像背离思想、体育偶像折戟沉沙, 当代的年轻一代在精神世界当以谁为标杆?
现如今,娱乐大行其道,娱乐致死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签。但这些所谓娱乐偶像又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灵魂深处带给了大众什么呢?当李宇春一身男人装站在舞台之上,台下“粉丝”们疯狂到歇斯底里,但转眼过去已不在流派 ;当利用传播工具频繁造料的全宇宙超级巨星他、她、它们成为年青一代不惜牺牲道德也追求、梦寐的时候,我们却看到的更多是人们在追逐他们的行头;在频繁变换着虚伪面具;在为了“红”,牺牲道德底线也值得的价值观的严重失衡。
当然我们不是在怀念过去的时代和人物,我们只是怀着一种渴求的心里在寻找一个能够真正代表核心价值观并影响我们积极向上的时代偶像,因为在现下镁光灯频繁闪亮的时候,人性的价值光辉变的愈发暗淡,具有精神指导意义的偶像也成为了珍惜动物。
未来,谁是我们的全民偶像?这不仅是一个疑问,更是人们心中所盼。
举国偶像:雷锋——神话的人物 生辉的精神
伴随着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亲笔题词,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号角在全国嘹亮地吹响,学习雷锋精神的思想高潮也在全国顿时掀起。从此,一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士兵,作为一种精神或信仰的代名词开始流行起来,并影响中国长达几十年之久,成为六七十年代大众崇拜的偶像。在“螺丝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信念的感召下,在乐于助人,扎实工作,不畏艰险,爱憎分明信念的鼓舞下,全国各行各业顿时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迹。直到今天,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又继续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成长。每年的三月都是“学雷锋月”,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会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以各种行动去追寻雷锋的足迹,感受雷锋精神的伟大。
“什么是雷锋精神?怎样发扬雷锋精神?”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时,提出了这个很平常的问题,对于前者,被访者十有八九的回答是“助人为乐”、“做好事”,还有的90后连雷锋是何许人也根本就说不上来。